说起幸福街,泉州人不会太陌生鞋业一条街。然而,大多数人只知道,后来的幸福街变成了电商街,却不清楚这里到底卖出多少双鞋,今后还能卖多久。事实上,作为泉州传统零售业走向电商模式的一个缩影,幸福街正以“实体+网店”的经营模式,开始释放出更大的活力。□记者 刘倩 通讯员 陈小玲 文/图
依傍着临江街道幸福街约200米长的逼仄小道,新的电子商务产业办公楼分外醒目。曾经临街卖鞋的小铺店主们,如今很多都已入驻在新办公大楼里。这样的变化,绝不仅仅是从楼下到楼上。
数据显示,2018年上半年,临江街道电商企业销售额突破24亿元,比增18%。其中,临江电商总部基地销售额11亿元左右,日均销售额610万元,日均订单12万件。这条位于泉州中心老城区的街道,也有了自己的支柱产业,这便是电子商务的魔力。
时针拨回到2008年,临近幸福街的旧车站面临外迁,自然客流与日俱减。与此同时国内电子商务发展势头渐猛,实体店库存危机、成本危机、房租压力日渐加重,幸福街鞋业可谓内忧外患。
“怎么办?总不能眼看这条商业街就此没落吧。”幸福街所在的临江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回忆当时的场景时,这样说道。
2009年,幸福街传统批发商户开始尝试网络销售,并于当年创办了福建省首家网店商城幸福网店商城。34间实体店面首批入驻商城,成为幸福网店商城的第一批“原住民”,而幸福街上的小铺老板们,也陆陆续续转型成为网络批发商。
新竣工的电子商务大楼里,现已入驻着75间商铺、120多户商户,总部办公企业8家,预计电商商务年交易额可达5亿元以上。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()闽ICP备07001623号福建省通信管理局
版权声明: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海峡导报(台海网)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,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。
免责声明:台海网转载自网络的文章和图片,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,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,内容仅供参考。
如我们使用了您的作品(包括文章和图片),请作者与本网联系索取稿酬。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网,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。